中国证券网报道称,7月以来,随着钢价创出年内新高,粗钢日均产量也创出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表示,在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需对钢价累积的风险提高警惕。钢铁企业需合理控制生产节奏。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粗钢产量8020万吨,同比增长7.5%,日均产钢量高达267.3万吨,在4月、5月连创新高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值。上海有色金属网钢铁数据显示,6月粗钢吨钢平均利润为829元/吨。高利润是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动力。
此外,粗钢产量增加与统计口径也有一定关系。“过去‘地条钢’产量并未统计内。去年全面出清‘地条钢’,但对应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合规钢厂通过增加产量满足这部分需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便除去上述因素,产量也确实太高。呼吁企业合理控制节奏。
7月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钢材消费进入传统淡季。但近期钢材市场走出一波逆势上行行情。分析师认为,这主要与环保限产有关。从5月份开始,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和环保督察“回头看”等先后展开。
不过,未来钢铁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基建投资大幅减速,交通运输等用钢需求受到影响。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反弹,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建安工程投资是负增长。加上高温酷暑,工地采购积极性不大,钢材需求难以释放,未来需求增量空间有限。
但也存在一些利多因素。据监测数据,截至7月13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838.2万吨,周环比下降17.2万吨。在环保政策趋严,叠加库存下降等因素,近期钢价比较坚挺。
分析师马力表示,在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夏季高温多雨等因素影响下,钢市高产量运行需警惕后市风险。
|
来源:煤炭信息交易网
阅读:501 次
日期:2018/7/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