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生产利润一骑绝尘的钢铁煤炭,随着今年一季度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去产能政策出现调整,4月18日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将有变化,逐步由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化产能为主。钢铁煤炭企业在一季度的利润都出现下降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称,虽然年内钢价、煤价如何运行,目前仍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去产能主逻辑转换、供需关系较2017年的弱化已经较为确定。换言之,钢铁煤炭行业盈利高点已经过去,一度处于暴利状态的钢煤企业或正式迎来业绩拐点。
太钢不锈4月19日晚间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增长351.09%,虽然净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但是若从季度利润演变趋势上看,上市公司一季度14.61亿元的净利润却要明显低于2017年四季度时的24.6亿元。
这并非个例。一季度利润规模环比出现下降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了鞍钢股份、三钢闽光等多家上市钢企的身上,这与钢铁业的吨钢利润演变趋势保持了一致。
据悉,自2017年一季度开始,国内吨钢生产利润便呈现逐季度走高的态势,使得相关钢铁企业净利润不断抬升。但是,受到今年3月份国内钢价大幅下挫,钢铁企业一季度利润环比出现下滑。
相比于上述钢企一季报利润下滑,更为重要的是原本支撑钢价上涨的核心逻辑,今年出现了极大地弱化。
自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以来,国内钢铁行业合计去产能已经达到1.2亿吨,而“十三五”要求的钢铁行业去产能总量为1.5亿吨,所以今年行业定下的去产能目标为3000万吨。
“行业去(总量)产能步入尾声可以确定。”西南期货钢铁行业研究员夏学钊4月19日表示,主要是去年在“26+2”城市限产的背景下,去年国内钢铁产量却同比出现了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国内粗钢产量7398万吨,同比增长4.5%。
需知,这是在主产区华北多个城市限产50%条件下达到的数据。面对较高的利润空间,各家钢企显然也在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产量。
反观需求端,占据了钢材行业60%需求的房地产、基建行业,今年也很难与2017年时相比。
世界钢铁协会本周发布的短期钢铁需求预测结果显示,2018年和2019年,中国GDP增长预计将小幅放缓,但随着政府继续将增长动力转向消费,投资活动增长或将进一步放缓,2018年钢铁需求将保持平稳,到2019年预计将下降2%。
|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阅读:514 次
日期:2018/4/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