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复工行情没有来,这让一大波在春节前储备钢材赌节后行情的钢贸商傻了眼。3月21日,持续下跌了三周的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继续走跌,当日盘中最低报于3589元/吨,较月初高点下跌了超过10%。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部分钢贸企业了解到,春节前,部分钢贸商冬储成本加上托盘成本已超过4000元/吨。一些多头贸易商为了减少亏损进行了砍仓。
目前已公布钢铁业绩的企业均创下近年来最高水平。这意味着经过了两年发展,煤炭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初见成效。随着后期环保限产将成常态化,政策驱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将再难出现。
旺季不旺,钢铁行业传统的“金三银四”行情,今年为何失约?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国内钢铁价格经过了两年的大幅上涨,此前的冬储行情也让不少投资者赚了一笔,导致一些钢贸商在春节前加大了冬储力度。今年节后钢材库存量为1765万吨,这些库存中有超过20%为冬储增加的库存,而去年同期最高为1408万吨。
据了解,此前南方地区很少出现钢材仓库高库存,但今年春节后广州地区的仓库,除了惠州、东莞外,也都出现了爆满情况。
钢贸商进行冬储的逻辑,来自对节后钢材价格行情的乐观判断。根据调研,今年贸易商冬储成本差异很大,在3500元~3750元/吨,主流钢厂在3800~4000元/吨。
来自四平现代钢铁有限公司销售部的一份文件显示,2018年1月15日至2月15日,公司进行冬储销售,发货价格为4150元/吨,账期截至日为4月10日。
一位期货人公司士表示,根据市场的冬储成本,3700元是一些钢贸商是否砍仓的底线,正因如此,在3月19日螺纹钢主力期货价格跌破了3700元,众多投资者砍仓离场。
市场投机导致钢材库存增加,只是钢铁价格走跌的一个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今年春节较晚,市场曾预期节后钢铁需求将快速增加,但实际表现并不及预期。
中信期货研究部黑色研究总监曾宁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提到,春节后的各地建材成交量弱于去年同期,钢铁需求释放迟迟未能启动。其中的原因包括两会召开、资金紧张、工人返工晚、部分合同重新谈判、天气因素等。
3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税法令,将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贸易保护在2018年将继续升温,也让市场预期钢铁出口将在2018年面临新的困难。
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意味着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将继续,投机性需求仍将被挤压。
而另一个用钢预期大的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出现增速放缓的情况。2018年1~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6.1%,增速比2017年全年回落2.9%。
|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阅读:517 次
日期:2018/3/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