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据彭博社发布消息,发改委正在考虑在3月中旬供暖季结束之后,从目前允许煤矿按照330个工作日生产,恢复至按照276个工作日生产,以防止再度出现产能过剩。发改委考虑在供暖季结束之后先恢复执行276个工作日限制措施6个月时间,以观测效果。或允许部分地区和部分煤矿不恢复限制措施,仍然按照330个工作日生产。发改委尚未最终确定该计划。
自2016年9月份开始,国家发改委就煤炭问题已召开多次相关会议,同时也推出了多项的政策。11月16日,国家有关部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近期有望公布2017年的钢铁、煤炭等去产能任务,按照“十三五”的要求,今年可能仍会加大去产能力度。
今年政策将成为决定煤炭供需的重要变量。预判2017年政策会转为相机抉择,通过优化276政策、产能置换等手段灵活调整供应,煤炭供求将进入新的均衡,煤价弹性变弱。
1月末,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彭博商业周刊》发表了题为《开放经济 造福世界》的署名文章。在这篇刊载于外媒的署名文章中,李克强明确了中国的去产能路线图。
李克强署名文章表明,中国政府已将煤炭行业去产能总量则从一年前规划的10亿吨缩减为8亿吨。在提及供给侧改革时,李克强指出,2016年中国压减了2.9亿吨以上的落后过剩煤炭产能。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公布去产能成绩单。
去年初,国务院印发的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文件中提出,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到2020年为止)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并用3-5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业内分析认为,2016年煤炭价格上涨主要是因“276天”工作日限产制度。但此制度是让煤价恢复到合理水平,而非让煤炭价格过快过高无限上涨。当价格上涨超过政策预期或是触发去产能核心目标时,国家就会对限产手段进行微调。
1月11日,发改委与中煤协、中电联、中钢协联合签署的《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对外发布,《备忘录》对未来煤炭价格的控制区间给予了说明并提供了相应措施,以促进煤炭上下游行业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2017年动力煤价中枢有望落在500-570元/吨区间,焦煤价格波动预警机制的建立将以重点焦钢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基准合同价为依据。
1月2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的北京、太原、西安铁路局在京分别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阳泉煤业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四大煤炭企业,和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五大发电集团,共同签订了2017年煤炭中长协产运需三方铁路运输互保协议。
当前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欲通过三方签订相关协议,对产运需三方对中长期合同加以更好约束和保障,从而力保煤电长协执行到位,为保证煤价在合理区间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当前供给侧改革期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价格稳定是极为关注的,煤价稳定可以为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即煤价过低,行业容易发生债务违约的系统性风险;煤价过高,企业没有动力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
2017年煤炭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将进入实质阶段,2017年,煤炭在政策和市场的博弈下将进入新的均衡,煤价的弹性变弱。
|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阅读:685 次
日期:2017/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