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头号任务,目前多省已纷纷提前交卷,这些省份大都宣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甚至完成了整个“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已公布成绩的26个省份合计退出炼钢产能7271万吨。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12月17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全年钢铁4500万吨、煤炭2.5亿吨的目标任务都已超额完成;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年,要更加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更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更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已有河北、山西、辽宁、河南等26个省份宣布提前或是超额完成2016年的去产能任务,合计退出炼钢产能7271万吨。
其中,河北去产能规模居首,截至11月底,仅河北就去除炼铁产能1761万吨,涉及高炉33座;去除炼钢产能1624万吨,涉及转炉24座。黑龙江、辽宁、江苏紧随其后,分别去除炼钢产能610万吨、602万吨、580万吨,其中江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8%。
江西、陕西等省均在年内完成了整个“十三五”钢铁去产能的目标任务。不过这些省份去产能目标任务都偏低,大都是数十万吨的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业内人士称,今年所去的钢铁产能中71%属于无效产能。这意味着,相比2016年,2017年钢铁去产能将进入更具“痛感”的在产产能攻坚阶段。据悉,目前2017年的去产能计划已开始下发各地,数量上不比今年少。
接下来的去产能工作,首当其冲的是地条钢产能。作为无牌照、无资质的违规产能,地条钢是指使用劣质废钢铁,没有连铸连轧,浇铸在地面成型的炼钢产能,其生产企业不在统计范围内,绝大多数游离在去产能任务之外。
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介绍,目前地条钢产能在8000万吨左右,2016年地条钢产量5000万吨左右,2017年将有望消灭5000万吨地条钢产能。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称,去除中频炉产能主要是基于产品质量的考虑,“国家很早前就规定退出使用中频炉生产建筑钢材的产能,然而这项政策一直未落实,现在几乎所有中频炉都在生产建筑用材。”
统计显示,今年各地上报的拆除或封存的设备中,有127座5-20t的中频炉,淘汰的中频炉总产能达到1035.2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广东、福建与新疆等地。根据中联钢的调研,全国中频炉产能约8000万吨,年产量4500万吨。
那么,中频炉产能和产量的退出会不会造成螺纹钢等产品的供应短缺,或者价格飙升?这是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窦力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后,我的结论是不会的。”
窦力威表示,今年中频炉的产量可能不到5000万吨,而螺纹钢一项的产能有2.8亿吨,即使把这5000万吨全部去掉,其他产能也有足够的能力来填充这一空间。
|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阅读:370 次
日期:2016/12/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