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消息显示,自2016年1月1日起适当降低生铁、钢坯等商品的出口关税。现行出口关税为25%的生铁和钢坯产品,2016年开始将下调到20%,其中高纯生铁口关税则由25%下调到10%。
业内分析认为,出口关税下调仅将影响到中国总出口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以2015年1-10月期间为例,受到这一出口关税下调影响的产品仅包括141659吨生铁和6524吨钢材产品。
虽然下调关税不会对中国钢铁出口产生大的影响,业界认为这一举措表明中国没有排除以出口来缓解国内供应过剩的可能性。此次部分炉料产品关税下调,释放出积极信号,鼓励国内过剩产能“走出去”。虽然钢材产品出口关税暂未调整,市场对此预期较强,未来有调整可能,但降低钢材出口关税或难以拯救钢铁行业。
出口提振并不足以缓解内需的疲软,通过目前批复的基建项目所需要耗费的钢材量来看,估计带动钢材需求量1.32亿吨,占钢材产量比重仅为17.76%,且不少项目工期都在3至5年,即使这些项目全部投产,短期内对于钢材的拉动作用甚微。冶金工业研究院预计2015年我国钢铁消费量6.68亿吨,同比下降4.8%,明年将继续走低。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十二五”期间,钢铁新增产能约2.65亿吨,加上部分违规新增产能,钢铁行业产能增长量非常可观,但是“十二五”期间,钢铁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不到1.6亿吨,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仍难缓解。
此外,国内钢企遭遇的反倾销事件逐渐增多,尤其是欧美国家频繁对中国钢材产品实行反倾销抵制中国低价钢材,预计2016年可能会出现更多反倾销措施以及贸易争端。
未来有更多钢铁边际生产商因受到资金流动性危机和日渐上升的环保压力的冲击而最终永久退出市场,分析机构称,减产是应对需求疲软的唯一举措,但这可能不会支撑价格持续复苏。
|
来源:中国期货信息网
阅读:625 次
日期:2015/1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