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降至,煤炭行业却仍经历着价格和销量“寒冬”。3月9日-13日,与煤炭相关的各产地、港口、进口煤及全国性价格指数显示,出现全面下跌且跌幅扩大。大型企业上游采购量、采购价和销售销售量、销售价也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
一、价格指数全面下行且幅度扩大
春节过后,煤炭生产、运销和消费企业恢复正常生产运营,煤炭行业相关价格指数也恢复正常发布状态。9日-13日,煤炭产地价格指数、港口价格指数、进口煤价格指数和中国价格指数延续年后下跌趋势,全面下跌且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全国性煤炭价格指数CCPI跌幅为0.48;以港口贸易为主的价格指数BSPI、 CCI1跌幅分别为8元和6.5元;煤炭主产地“三西”地区价格指数OSPI、CTPI、SCPI跌幅分别为6、0.74和0.4。
二、大型企业购销双降
基于港口库存高位和下游消费需求减弱的环境下,大型企业在港口处于控制调入量和扩大吐吞量困境。为了降港口库存解决吞吐量问题,进一步加大销售优惠措施,最新一期鄂尔多斯动力煤价格指数到港指导价显示:5000kcal/kg到港指导价为434元/吨,高于环渤海价格指数秦皇岛港同热值规格品区间价格上限9元/吨;5500kcal/kg到港指导价为495元/吨,高于环渤海价格指数秦皇岛港同热值规格品区间价格上限5元/吨,蒙煤到港发运价格陷入倒挂局面。其次,大型企业控制港口调入量,在产地的外购煤(对外采购)处于停滞期,产地采购量和发运量大幅下降;另据多家给大型企业供煤单位反映,大型企业在采购量延期的同时,也再次大幅下调外购煤价格。
|
来源:中国化工产品网
阅读:574 次
日期:2015/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