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简述:2013年三季度铁、钢、材产量继续增长,前三季度铁、钢、材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预计全年产量较2012年也会有明显的增长。2013年以来钢铁下游需求持续好转,不过高企的产量及库存压力等使行业供需矛盾仍较突出。
三季度钢材价格先升后降,供需矛盾对钢价回升有一定压制,预计短期内钢材价格将在低位徘徊,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小。铁矿石及焦炭价格随钢价波动,但涨幅明显、跌幅相对缓和。
尽管铁矿石、焦炭等较钢材获得了更大的价格涨幅,但钢铁行业盈利状况仍随钢价回升而好转,三季度行业及企业盈利改善明显。不过,8月中下旬钢价重新进入下行通道,行业盈利好转趋势或难持续,并可能随钢材价格下跌而下滑。
三季度下游需求持续改善,但高企的产量及库存压力等使行业供需矛盾仍突出
2013年三季度钢铁行业景气度随钢材价格反弹而回暖,日均粗钢产量7月出现小幅下滑后也随之回升,并于9月下旬达到215.20万吨的季度高点。2013年1~9月铁、钢、材产量均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分别为5.40亿吨、5.87亿吨、7.95亿吨,较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6.90%、8.00%和11.70%。2013年10月上中旬日均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仍处在210万吨的高位,预计全年铁、钢、材产量较2012年也将明显增长。
分品种来看,2013年1~9月,线材(钢筋、盘条)、热轧(薄板、薄宽钢带、窄钢带)、冷轧(薄板、薄宽钢带、窄钢带)、中厚板(特厚板、厚钢板、中板、中厚宽钢带)及型钢(大型型钢、中小型型钢)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5.09%、15.31%、12.40%、7.00%和17.95%,其中型钢、冷轧及中厚板三季度产量增速上涨明显,线材及热轧产量增速相对平稳。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提出在提前一年完成钢铁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的基础上,2015年再淘汰炼铁、炼钢产能各1,500万吨;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提出未来5年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上述政策均有助于缓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局面,不过淘汰产能涉及到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政策落实效果有待观察;同时,相对于2亿多吨未充分利用的产能而言,上述政策的淘汰力度并不能彻底改变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2013年1~9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7.30%、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4.21%、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30%、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长10.55%、新接船舶订单量同比增长146.98%,其中三季度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船舶新接订单量增速提升明显,汽车产量及基建投资增速较上半年也小幅上升;2012年同期,上述行业同比增速分别为-8.60%、12.55%、7.30%、-4.60%、-18.49%,2013年以来钢铁下游主要行业的产量增速或投资增速同比改善明显、并处于持续改善中。
出口方面,出口增速在连续6个月下降后,7月开始回升,并于8月创下近5年单月最高的出口量,2013年前三季度钢材累计出口4,69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4.56%;累计净出口3,642万吨,同比增长19.72%。尽管9月出口量及增速有所下滑,但随着欧美等经济的企稳,预计全年出口情况仍有望好于2012年。
2013年9月末,主要城市螺纹钢、线材、中板等库存分别达到594.02万吨、149.07万吨、155.85万吨,较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19.06%、40.39%、15.81%,而6月末上述钢材品种库存同比涨幅分别为9.79%、9.92%、-3.10%,库存压力增加。同时,主要钢铁企业钢材库存8月中旬后也呈上涨趋势,截至10月中旬已达到1,378.80的相对高位。整体看,三季度末库存压力增大,对后续供需改善有一定不利影响。总的来看,2013年三季度钢铁产量继续增长,前三季度铁、钢、材产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预计全年较2012年也会有明显的增长。2013年以来钢铁下游需求持续改善,全年出口预计也将好于2012年,不过冬季通常为螺纹钢等建筑类用钢消费淡季,再加上高企的产量及库存压力,短期内钢铁行业供需矛盾仍较突出。三季度钢价先升后降,短期内仍将在低位徘徊,大幅回升可能性较小;铁矿石、焦炭价格随钢价波动,但涨幅明显、跌幅相对缓和,焦煤价格有一定滞后性钢材价格经历4个月的持续下跌后,6月中下旬开始反弹,其中上海地区螺纹钢、热轧、冷轧及中板价格反弹幅度分别为11.88%、7.49%、2.84%及3.66%;不过,8月中下旬钢价重新进入下行通道,截至10月25日上述品种价格下跌幅度分别为4.47%、4.83%、3.35%及5.98%。短期内,钢铁行业的供需矛盾将对钢价形成一定压制,预计钢价仍将在低位徘徊,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小。
与钢价的波动方向基本一致,2013年三季度铁矿石价格也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青岛港62%印度粉矿6月中旬至8月中旬价格回升幅度为17.39%,超过钢材价格涨幅;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价格下跌幅度为4.23%,跌幅小于大多钢铁品种。当前铁矿石港口库存在7,600万吨左右,为近两年的较低水平;同时,冬季铁矿开采将受到一定限制、部分企业也需要进行冬储,上述因素将对铁矿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焦炭价格7月上旬开始反弹,至8月下旬最大反弹幅度达到22.38%;伴随着钢价回调,焦炭价格也随之下降,但钢铁企业的补库存等使其价格跌势相对平缓。焦煤价格自2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全国焦煤含税均价由2月下旬的1,274元/吨高点降至8月中旬的1,010元/吨,降幅20.72%;此后焦煤价格开始回升,至10月25日已回升至1,057元/吨,反弹幅度4.65%,与焦炭相比,焦煤价格调整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价格走势相对平缓。
总的来看,2013年三季度钢材价格先升后降,供需矛盾将对钢材价格有一定压制,预计短期内钢材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小。铁矿石及焦炭价格走势与钢价基本一致,不过回升幅度明显大幅钢价,而跌幅相对缓和,焦煤价格则有一定滞后性。
钢价回升带动行业盈利好转,但好转趋势或难持续,并可能随钢价下跌而下滑
尽管铁矿石、焦炭等较钢材获得了更大的价格涨幅,但钢铁行业盈利仍随钢材价格回升而好转,2013年7~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分别实现利润总额26.75亿元、31.44亿元、31.89亿元,而上半年盈利呈逐月下滑、并于6月亏损5.75亿元。8月中下旬钢价重新进入下行通道,而原材料价格走势相对缓和,行业盈利好转趋势或难持续,并可能随钢材价格下跌而下滑。
从上市公司来看,大部分企业2013年前三季度较2012年同期盈利增长或减亏明显,其中本钢板材、沙钢股份、八一钢铁等2013年第三季度单季盈利增幅明显,杭钢股份也明显减亏。
总的来看,钢材价格的反弹带动行业盈利回升,大部分企业盈利状况改善明显。不过,8月中下旬钢价重新进入下行通道,行业盈利好转趋势或难持续,并可能随钢材价格下跌而下滑。
|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阅读:533 次
日期:2013/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