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常驻在“创新”——焦炉煤气高效优化利用技术研讨会侧记
“自然界的春天只有一个,但是企业的春天各不相同。企业‘春天’的标志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控制资源能力。谁的创新能力强、控制资源的能力强,谁就能多拥有春天,甚至是春天常驻。”焦炉煤气高效优化利用技术研讨会就是在大会主持人、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温燕明的这段关于“春天”的开场白中开始的。
在会上,《中国冶金报》记者也处处体会了“春天”这一词语和国内炼焦行业以及焦炉煤气优化利用的关联。
近10年来,我国焦化行业迅猛发展,已形成巨大的产能产量和产值规模。但是,环保任务重、产品供过于求、产能严重过剩、焦炭产销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焦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介绍,2012年我国炼焦行业生产焦炭44323万吨,煤焦油、粗(轻)苯及其深加工产品总产量约2000多万吨,焦炭及其关联产品产值规模超过万亿元/年。而我国规模以上焦炭生产企业有802家(不含专业焦化产品深加工企业),炼焦产能已超过6亿吨。高产量、低需求,高成本、低价格,使我国焦炭行业企业面临亏损或微利的严峻考验。2012年,全行业利润仅为17.2亿元。2012年,我国84家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焦炭约13232万吨,720余家独立焦化企业生产焦炭约31191万吨。4亿多吨的焦炭产量所产生的焦炉煤气除去企业自用外,富余约800多亿立方米。如果能进一步做好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低热值煤气的置换和综合优化利用,资源量会更多。
巨大的资源,使用的方式不同,所带来的效益也大不相同。会议期间,不少焦化企业的代表都对本报记者提及企业亏损问题。因为看到煤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焦化企业尤其是独立焦化企业的注意力也更多地投向煤化工方向。
由于一些钢铁和焦化企业装备配套建设不同步,或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落后,目前,仍有大量的焦炉、高炉、转炉煤气没有完全回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资源,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如果能将这一部分资源完全回收和高效利用,不仅能提升经济效益,还能减排大量的甲烷(温室气体)、二氧化硫、焦油、萘、氨等有害物质,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看出,煤气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不单单是生产经营问题,同时对钢铁和焦化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至关重要。
目前,钢铁和焦化行业副产煤气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燃气化利用(发电和燃烧利用的都是热值)和资源化利用(利用化学成分)两种方式。由于钢铁企业利用二次能源特别是煤气利用技术的普及率提高,我国钢厂自发电比例已由2005年的19.4%上升到31.9%。“现在已经不只是煤气发电的时代了,如果企业还将眼光仅仅停留在利用焦炉煤气的热值上,就不能称之为创新型企业。现在已经是煤气资源化利用的时代,如何实现焦炉煤气组分的‘吃干榨净’,实现高效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焦化行业的重要课题。”有专家在会上发出如此呼吁。
据介绍,副产煤气资源化利用技术目前已具有可行性。我国利用焦炉煤气制氢、制甲醇技术成熟。在增值程度上国内某企业利用煤气制甲醇比煤气全部用于发电的吨钢能源成本下降18.51元。
利用焦炉煤气生产液化天然气(LNG)是焦炉煤气利用方式的新突破,属于目前较新的技术,国内已经有建成投产的项目,LNG产品也已推向市场。相对于甲醇来说,LNG对调剂国家天然气供应起着更大的作用,可以解决国家能源的短缺问题,市场空间广阔。
此外,为了追求规模效应,不少企业都在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综合利用上进行探索。会上,《中国冶金报》记者了解到,已有企业设计了富余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置换焦炉煤气进入一套化工技术高度集成的特大型多联产装置。该装置将于近期投产LNG联产甲醇,之后将分别投产合成氨和尿素。这套总投资18.76亿元的装置,将“吃尽”焦炉煤气净化后的所有组分,预计年产LNG26.83万吨、甲醇21.07万吨、合成氨27.40万吨、尿素47.91万吨。按企业所在地区市场价核算,焦炉煤气可实现价值1元/立方米,将于2年内收回全部投资。作为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烟道气梯级优化利用的新模式,该项目投产的意义远远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当然,要实现副产煤气的有效利用,也不能“一窝蜂”。在这次会议上,行业专家都在强调,企业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等不同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生产适销、高附加值产品的工艺路线,以提高焦炉煤气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行业对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的重视和探索,也为煤化工技术和装备企业带来了市场发展的“春天”。记者从这些企业代表处了解到,近几年,我国化工行业发展与钢铁行业有类似之处,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这些煤化工装备和技术企业看到炼焦行业企业对煤气资源综合利用的商机,纷纷转战到钢铁和焦化行业。这次会上,煤化工设计院所和装备企业表现活跃,代表纷纷寻找机会在会上演讲发言。同时,他们对各自焦炉煤气优化综合利用的优势讨论也较为激烈。
“春天象征着希望。”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为钢铁和焦化企业在经济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打开了一条新的通往“春天”的道路。当然,这条路也还须探索。《中国冶金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一些钢铁焦化联合企业受到场地规模限制、整个生产工序的能量和工艺须进行调整,焦炉煤气优化利用的方式和工艺也要进一步探索。
|
来源: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阅读:1360 次
日期:2013/4/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