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地处高寒地区的黑龙江西林钢铁集团焦化分厂克服天气寒冷给生产操作、设备维护带来的诸多困难,组织全体员工从细化操作入手,积极探索提高焦炭质量的最佳生产方式、焦炭质量有了质的飞跃。1月~3月份,该厂焦炭转鼓强度平均M25为90.55%,M10为6.12%,反应后强度达到54.3%,反应性达到31.2%,操作系数K1、K2、K3分别为0.84、0.96和0.82,是冬季生产以来的最高水平。
为保证低温天气时上煤系统顺畅,该厂备煤工段工作人员在煤场下料口、圆盘罐砸冻块,并控制冻块煤中配入炼焦煤量比例不超过40%,保证了入炉煤的水分稳定和塔下煤的连续性。该厂检修人员与粉碎岗位员工配合,每天补焊粉碎机锤头,及时调整粉碎机反击板间距,确保煤粉碎细度。炼焦工段根据27小时周转时间特点,使捣固、出炉操作时间从20分钟延长到25分钟,增强了捣固机工作能力,捣固煤饼堆密度大于1.15%。同时,调火人员根据温度变化情况,精调加热设备,使燃烧室温度满足各炭化室均匀加热要求。
|
来源: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阅读:1023 次
日期:2013/4/8 |
|